“北京市城市功能疏解与空间布局研究”课题结项
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中心供稿
2013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孙久文教授主持的特大城市研究院课题“北京市城市功能疏解与空间布局研究”结项评审会在博纳楼231召开。专家组长文魁教授首先介绍了与会的各位专家,由孙久文教授汇报了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各位专家就课题报告发表评审意见。
首先孙久文教授就课题的内容做了汇报,阐明了对北京发展的基本思路,对功能疏解有了大方向的把握。汇报内容包括:研究背景;北京城市功能树立与城市定位;世界城市的借鉴经验;北京城市空间布局与城市效率的计量分析;北京城市功能疏解总体思路;北京城市功能优化和疏解路径;北京市各区县功能布局;政策建议。文章分析了北京全要素城市的效率,运用了索洛模型、区位商等分析北京市功能疏解与空间布局的密切联系。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连玉明院长肯定了选题运用了大数据时代思维,不仅有因果联系,还有相关性思维,提出功能和空间的分布怎样带动人口,带动什么样的人口,仍然是值得深入分析的突破口。
中国人民大学的韩小明教授举例说明了国内外城市的功能疏解的例子,指出课题的产业先行思路非常正确。提出要根据中国国情,有规划的疏散城市功能和人口。
祝尔娟教授作了发言,指出文中三大亮点,即研究思路清晰、定量分析科学、对策建议有新意。建议课题的研究视野应扩大到京津冀全域范围,要考虑未来京津同城化、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背景下来研究北京城市功能疏解问题。
丁立宏副校长指出,孙久文教授的研究团队,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这样一个重大课题,没有多年的学术积累是不可能完成的,在此表示衷心感谢。该课题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定量分析很有价值。建议该成果将对策建议部分进行提炼,向市社科规划办提交“成果要报”,注重研究成果的社会转化。
文魁教授认为该课题在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两方面都有重要贡献。作为特大城市研究院的委托课题,只有理论和方法上有突破,对高校在理论研究方面才有意义。第二稿内容论述更加聚焦于北京,研究工作非常扎实。
最后,经过各位专家的讨论,认为研究报告已达到课题立项的要求和预期成果,一致同意通过课题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