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拓展我国区域发展新空间研究》
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512日上午,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安树伟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拓展我国区域发展新空间研究》开题报告会,在博纳楼第六会议室举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王稼琼教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崔新建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研究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教授、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教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赵作权研究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高国力研究员、我校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张强教授、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段霞教授应邀出席会议,会议由我校科研处处长祝合良教授主持。
王稼琼校长在致辞中首先对来校参加开题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充分肯定了我校近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高度评价了我校区域经济学科取得的优异成绩。指出今年我校即将迎来“六十年校庆”,希望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对我校的发展给予一如既往地关心与支持。崔新建主任指出“十二五”以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科研能力显著提升,已经稳居北京市属高校前列,对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衷心祝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将大力支持和服务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并祝愿我校再接再厉,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安树伟教授代表课题组系统汇报了该项目的总体思路与主要内容,着重从选题背景、研究思路、总体框架、研究内容、预期目标、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子课题负责人祝尔娟教授、王少国教授、刘云中研究员等做了补充说明。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课题整体设计全面、严谨、新颖,研究目标明确,论证过程严密,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上兼具创新性和实效性,对完善区域经济理论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专家们认为该课题应该在如下几方面进一步完善:对于如何认识和培育区域发展新动力,要结合新常态背景,将区域创新和产业转移结合起来,找到培育新空间的抓手,构建完善的区域增长传导机制;对于区域发展“新空间”和“潜在新空间”的范围界定,要充分考虑时间的阶段性、空间的多维性、资源的可承载性,形成严谨的概念理论体系;对于如何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要以“轴带引领、城市群支撑”为主线,以“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为原则,加强对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风险可控性的研究。
课题组成员以及我校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部分博士生和硕士生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