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集聚研究:国际比较与中国特色》成果简介
 
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CBD发展研究基地(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蒋三庚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主要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集聚研究:国际比较与中国特色》(项目批准编号:07BJY121)日前通过鉴定正式结项。该项目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产业集聚是中央商务区(CBD)典型的经济特征。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作为一种世界潮流和趋势,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伴随着国际大都市中央商务区功能结构的提升而逐渐成熟起来的。目前,现代服务业集聚主导着国际大都市中央商务区的发展,决定着城市济的繁荣及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该项研究通过比较国际上主要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形成机制以及制约因素等,分析我国主要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条件、形成机理及发展对策。
本项目主要以CBD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项目成果重视CBD理论研究,在分析和阐述现代服务业集聚机理的基础上,对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的演变阶段、内在影响机制等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
本项目研究认为,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形成与发展和工业集聚不完全相同,它对外部环境、制度背景、相关产业发展以至城市政府管理水平的要求更高。这就意味着,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高度依赖于城市经济发展所构造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产业网络和人才积聚等基础条件,而且,现代服务业集群对外部知识、信息等要素的利用更多,对全球市场的依赖性更强。
项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CBD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过程的概述,提出CBD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经历了集聚形成、快速集聚、集聚稳定发展和扩散发展四个阶段,梳理出CBD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带有规律性的共同特点。在CBD现代服务业集聚演变内在影响机制方面,研究报告从城市化、消费水平、市场与政府两种力量的作用、现代服务业与工业集聚的差异等角度对现代服务业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项目研究对世界各国和地区主要CBD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曼哈顿、芝加哥、新宿、拉德芳斯的产业集聚、引导政策、人才吸引等多领域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得出了七项结论:1.CBD现代服务业是逐渐聚集的过程,CBD产业发展是长期和持续的,而不可能是在短期内“打造”出来的;2.完善的基础设施是CBD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在一个人流、物流、信息流高速流动的相对狭小的区域,基础设施是CBD至关重要的元素;3.功能配套是CBD发展的重要因素CBD除商务办公功能外,还要考虑商业、教育、娱乐等从属功能,否则会造成城市资源的浪费和人们生活的不便;4.地方发展特色是CBD建设现代服务业的关键特征;5.信息网络技术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效动力;6.知识创新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本质属性;7.风险防范是CBD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等。
本项目研究通过对CBD现代服务业集聚演变、阶段特征、实证分析、国际比较及我国主要CBD实地调研后,提出了我国主要CBD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七个特色:1.CBD发展定位倾向于特别功能区模式;2.发展方式都以规划指导为主;3.产业特色表现为强调金融业发展;4.人才政策注重吸引国际化产业人才;5.产业政策集中于优惠扶持政策;6.区内企业具有较高调整率;7.集聚发展呈现多点式趋势等。
根据国际比较和CBD现代服务业的特色,成果报告对CBD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八项对策性建议:
1.弱化同区域竞争,为集聚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导致现代服务业发展分散化的主要原因是同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过多,区域内竞争激烈。应对产业分散化的主要措施是发展高端都市产业,突出各功能区的差异化,弱化竞争,促进合作交流。
2.打造交流平台,为集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这方面的工作重点包括:注重行业商会建设,搭建交流平台;召开各种形式的论坛会议,增进思想交流;加强信息发布,建设信息中心;发挥高校优势,推动知识创新。
3.提升商业集聚度,以高档业态升级集聚水平。可实施的举措有:培育高端商业业态;适度发展中小规模的商务型商业业态;大力发展小型精品业态。
4.加强金融业集聚,以主导产业引领集聚发展。针对这一建议可实施的举措有:加强宏观管理和区域金融产业集群研究;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快产业集群形成的速度;加强政府协调,优化服务效能,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5. 促进楼宇经济,引导产业集约发展。依据楼宇经济的发展要素,可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具体内容包括着力提升楼宇经济的高端发展水平;建设主题示范楼;制定写字楼等级分类和界定标准;提升楼宇承载力;加强精细化楼宇管理等。
6.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以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集聚发展。具体建议是:政策管理模式动态优化,针对集群的不同发展阶段出台政策;适当调整政府管理结构,重新定位管理部门的功能;成立CBD文化信息中心,建设集聚园区研发平台;建立集群风险投资机制,分类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吸收社会组织参与管理,促成集聚区域创新网络;完善吸引创意人才的政策,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筑创意产业发展链条,促进集聚园区持续发展。
7.增强人才聚集功能,为集聚发展打造动力源。聚集和涵养人才的举措有:整合人才通道,设立CBD人才信息办公室;搭建人才平台,设立CBD高端人才培训基地;提出聚集思路,营造现代服务业人才发展的环境;实施人才工程,推进现代服务业人才聚集发展
8.加强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的风险防范,科学推进CBD发展。目前,国内有的CBD搞大拆大建,竞相建造超高建筑,增加了灾害风险。CBD在集聚产业发展的同时,要考虑到风险防范问题,包括降低建筑高度,防止人为灾害、技术灾害和自然灾害,加强技术备灾措施,制定相关法律,提高救灾能力等。如果CBD发生破坏性灾害,将会导致该地区社会经济出现倒退。因此,关注CBD防灾、减灾,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是CBD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本项目研究报告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并对实践有指导意义。其理论价值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表现在四个方面:
1.比较系统地概述了CBD现代服务业集聚形成、快速集聚、稳定发展和扩散发展四个阶段、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特点。
2.集聚理论应用于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研究,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3.提出了分析我国CBD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理论框架,包括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类型、分布、特征、结构、产业链机制、竞争优势和效应等。
4.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针对有中国特色的CBD现代服务业集聚和发展的典型特征,提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项目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目前国内外对于产业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对于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研究还是薄弱环节,对于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系统研究更为缺乏。比如,在对我国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研究中,至今没有能够跨越经验概括和归纳的局限。由此来看,对于我国主要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系统性、比较性研究正处于探索阶段,急需深入进行。本项目研究在借鉴现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审视有中国特色的CBD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实践和经验,建立一个依据我国实践的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理论分析体系,是对我国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理论研究的积极探索。
本项目研究成果有着积极的社会影响和效益。本项目研究报告着眼全球,从城市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侧重研究国际性CBD现代服务业在产业发展、政策引导、人才集聚等方面的国际比较和中国借鉴,这将对我国CBD现代服务业发展在实践中起到很好的智力支持作用。此外,该项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中央商务区研究》在CBD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理论方面具有较强的理论创新性,在CBD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该专著获得2010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项目研究期间所发表的相关成果论文被检索和引证20余次,使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
当然,由于课题组成员理论水平和时间的限制,该领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今后继续探索。比如,CBD现代服务业集聚创新,包括理念、产品、商业运行模式等;集聚与品牌提升;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等,都是课题组今后努力的方向。
课题组主要成员有张杰、张弘、付铭、于惠芳、李艳杰等。